交叉学科应用促中华健身龙舞向全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仅靠哪一个单一学科是不足以解决我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科交叉是实现体育技术革新的深层保障。学科越交融,科学越开阔。我们将推出一系列体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及应用的案例,希望能抛砖引玉,促进南理工“体育+”学科交叉的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舞龙舞狮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洪流,变的是形态与功能,不变的是它所体现的敬畏崇礼、兼收并蓄、自强不息的内涵。可以说龙狮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在钢筋水泥筑起的现代丛林里,舞起龙狮就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然而,当代龙狮运动门槛高、限制多,大众难以亲身参与。在新时代全民健身的新需求下,龙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全民健身的时代需求。为了让人人都能舞起来,成立了创新团队,创新舞龙新形态,实现十人共舞一条龙向单人舞龙重大转变,提出了传统舞龙走向全民健身的新方案——中华健身龙。
团队拓宽思路,向交叉学科借力。通过创新单人器材、建立龙狮学习平台、创编推广曲目三大方面实现龙狮运动的活态化传承,并通过实现“两大推广计划”,进行龙狮的全民化推广。一是科技赋能器材创新。团队坚持在继承中创新,走遍了全国3省16市,实地调研39项国家级非遗龙舞形象,最终确定了单人舞龙器材的外形、规格。通过数字建模、结构优化、科学选材,历经四代产品更迭、超百次测试后,完成了工艺、材质与结构的重大突破,器材轻便、价廉、安全、耐用,更适宜日常健身场景。目前中华健身龙已通过安全环保认证,拥有4项专利,并成为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官方指定器材。二是打造学习交流平台。团队联合计算机大数据专家以及龙狮行业专家,建立了中华健身龙学习交流数字平台。其中包含螺旋类、跳跃类、造型类等7大类超130个动作的讲解与示范,真正实现了让人人都能学会舞龙,目前我们的平台点击量已超80万。团队正受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委托,制定健身龙舞竞赛规则动作评判的国家标准。三是创作普及配套曲目。团队联合30余名龙狮国家级运动健将、20余名龙狮国家级教练员,创编了面向各个年龄段人群的中华健身龙三部曲,对于不同运动基础的人群都可以学习,并且对于参与者的肩周、腰背、臀腿及四肢关节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让大众在强身健体的锻炼过程中领略非遗文化。在团队的积极推动下,目前初级曲目《少年中国强》已纳入江苏省学校重点推进项目体育课程,走进了百所中小学的大课间。各类活动受到中央主流媒体报道90余次。
团队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双创平台,从立项到完成项目孵化离不开学校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团队的成长之路上一路扶持。团队依托项目,完成了多项的成果转化,打造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项。中华健身龙的推广必将大力推动龙狮文化的传承发扬、全民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人人都能舞、人人都会舞、人人都爱舞,让人人成为龙狮传承者,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推荐阅读
”舞动“传统,传承文化|南京理工大学新生龙狮大赛暨民族健身操比赛
图文 | 甘丛婷
排版 | 丽娜·斯尔江
校稿 | 陈安婕
初审 | 汪逸博
终审 | 姚德
编辑发布 | 体育部新媒体中心